“天生曰卤,人生曰盐”。繁体盐字说,左上为臣,右上为人下为卤,皿为底,形象生动地说明了盐的来源。
作为第七批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山腰传统海盐晒制技术,传统人民的智慧再一次得到认可。海盐晒制分为六大工序——纳潮、制卤、结晶、旋盐、扒收、归坨,讲解老师通过实地带领学生进入盐田,进行深入探究。
孩子们将亲身体验从海水到结晶盐的变化过程,近距离感受盐业工人代代坚守、不断创新的智慧和精神,领略千年传承的盐文化魅力,让古老的晒盐技艺焕发新的生机活力。
体验古法晒盐
我是小小“盐”究生
盐场体验、帆船出海、集体创作
山腰盐场目前为福建省最大的食盐(载体盐)生产和出口基地,共辖8个盐业工区、67个生产单元,滩场总面积发展到近十万公亩。山腰盐场拥有悠久的产盐历史,最早可追溯到清乾隆六十年(公元1795年),至今已有220多年。1949年8月19日山腰盐警起义,泉港成为泉州最早解放的地方,奠定了山腰盐场厚重的历史意义。
也许你从没探究过一粒盐的生命,但你一定知道,入口的美味有它调味、牙膏的包装有它的名字、奶奶会用它热敷关节、古人常用它清洁牙齿……
“哇!这个是用海盐纯手工制作出来的啊!?第一次见到,太不可思议了。”
一眼望不到边的盐田往大海方向延伸,田埂边,成堆海盐垒了起来,像一个个小山丘;暂时存放海盐的“大坨”里,白茫茫一片。随着铁锹落下,细细的海盐迅速移动着,飞散开来,落雪一般。
成片的盐田被划分成一块块田地,和农村的水田相似,盐田边多了一道道沟渠,渠里的海水滚滚而来......
孩子们使用海盐创作的盐雕工艺品令人惊叹,洁白高雅、晶莹圆润,蕴含的意境富有艺术而优雅,在历经建模、开模、注浆、精磨、抛光、烘烤等工序后,盐雕呈现出独具地域特色的文化魅力和艺术深度。
走进帆船营地,一片蔚蓝扑面而来。四处洋溢着青春的气息,生命的活力。孩子们在体验帆船的时候也会学习帆船的相关知识,动力原理,控制及转向以及逆风行驶等。
从五缘湾出发,能同时感受内湾和外海的无敌风光,穿越恢弘的五缘大桥,远眺金门,在碧海蓝天中放松身心,领略温柔的滨海风情。
抛开城市的浮华与喧嚣,一起徜徉于蔚蓝之中,任船只摇曳,任海风轻拂 ,望潮起,听潮落,尽享惬意人生……
写生对创作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,是绘画的基础,创作的来源。写生过程中不断锻炼和提高绘画技巧,深入到生活实践中。孩子们感受了海洋的力量与魅力,不如一起来创作一副海洋保护卫士主题的作品吧。这是一次集体创作,需要整个团队全力合作完成,通过4天的磨合,我们来看看小伙伴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吧……
集创艺术并不只是简单的绘画,而是一种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,引导孩子对艺术的探索、认知和创新。
集体创作最大的挑战就在于,众多创作者既要保留个体性,又要化解彼此之间视觉、感受、表达等方的冲突性。这就需要成员间都能拥有开放与包容的个性,互相发现、互相诠释,对彼此充满高度信任。
第一小组创作作品《海洋保卫》
在创作过程中也许会有很多的“意外”发生,而这些“意外”往往是最吸引人的地方。当孩子们运用所学,合作、协调,灵活地应变过程中的变化时,正是他们最大的挑战和收获。
第二小组创作作品《保护海洋》
标签:
遇见 少年 厦门